top of page

愛,其實很簡單

已更新:10月2日

ree

愛網基金會首度遠赴東馬沙巴 帶領大專生投入服務無國籍兒童


這個暑假,對愛網基金會和一批大專學生來說非常難忘。基金會的謝孟均主任和太太宗恩首次帶領核心大專學生團隊,一同前往東馬沙巴進行海外服務。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?謝孟均說:「主要是想帶他們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」,的確,這一趟為期六天的旅程讓他們看見前所未有的震撼。


這次團隊共有八名大二至大四的學生參與,他們全都是自掏腰包、自費參與這次服務,即便要去的地方如此落後貧窮,服務過程中的食宿條件都不好,但他們卻甘心樂意全程投入。很特別的是不少大學生回來後還說,希望有機會可以再去一次。


在最貧窮的地方看見需要


這趟為期六天的海外服務,主要服務的對象是東馬沙巴的無國籍難民孩童。這些孩子大多是來自菲律賓的難民後代,已在沙巴居住多年,但馬來西亞政府始終未發給他們國籍。由於沒有公民身分,他們無法上學,未來長大後只能從事勞力密集、薪水極低的底層工作,勉強維生,而且因缺乏健保,死亡率也較高。


這次愛網基金會的大學生們主要的工作是與當地機構合作,負責每一天的活動帶領,早上和下午各一場。謝孟均表示,由於當地文化和宗教的敏感性,服務團隊並無法進行太多工作。因此,團隊的大學生們首要目標透過活動,與這些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。


謝孟均說,這些孩子們非常單純天真,即使只是簡單的玩丟石頭、橡皮筋,唱唱歌,孩子們就已經很開心了,這也讓團隊非常感動,許多大學生們表示,在這些孩子們身上看見「快樂可以很簡單」。除了帶活動,團隊也和當地機構一起進行了家庭探訪。


ree

他們親眼見到孩子們的住家環境—在臭水溝旁的高腳屋。這些房屋空間非常狹小(約五坪),一家人在裡面睡覺、洗澡、上廁所⋯⋯,有的家庭甚至有十多人住在一間房子裡。由於房屋結構簡陋,當地機構的人甚至提醒不能太多人同時進去,因為房子可能會垮掉。眼前所見的景象,讓在台灣生長的謝孟均和團隊們極度震撼,不少大學生感嘆說:「沒有最窮,只有更窮」。當地的機構持續地關懷這些難民,也透過台灣教會的到訪給予協助。


原來愛可以這麼單純、這麼快樂


然而,在極度簡陋的環境中,大學生們卻發現村子裡的孩子們臉上綻放純粹的笑容,眼睛裡閃著光芒。這趟旅程也讓他們從孩子身上得到了最深刻的感動與反思。


每一天村子裡的孩子們都很快樂的來到活動現場,原本擔心孩子們因為語言隔閡可能無法融入活動,但完全不用擔心,不論是唱歌、勞作或簡單的小遊戲,他們都感到極大的滿足。這種簡單的快樂,對比在現今台灣的孩子從小就被照顧的很好、追求各種物質慾望、難以滿足的情況,形成了強烈反差。一位大學生說:「看見他們純真的笑容,感受到他們滿滿的活力與熱情,再累的身軀也因為他們的熱情跟著活了過來」。


ree

這些無國籍難民的孩子們雖然在極度缺乏的環境裡長大,但他們不僅不怕生,還很熱情的和愛網的大學生們互動,玩得非常開心。甚至在去家庭探訪的路上,由於大學生們對環境不熟悉,小朋友們還主動牽著這些大學生一步一步走在山路上,貼心的舉動令大學生們動容。參與的大學生說:「當看到孩子們天真無邪地向我們揮手、對我們說謝謝的時候,我的心反而是被填滿的。他們的笑容,就是最好的回報。」另一個學生則說,看見當地機構的付出,自己也在思考,未來能長期的對一個團體或族群持續服務與付出。


愛教會我們:「用行動去愛,去改變」


這次海外服務對學生們造成了強烈的心理衝擊,在台灣長大的他們若不是因為愛網基金會的帶領,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知道世界上有這樣的地方。一位學生說,在出發前就給自己很多心理建設,但到當地仍然覺得很不可思議。


謝孟均說,在家庭探訪時一位學生一直不肯進去,後來這位學生坦言,他害怕親眼目睹貧困的景象會過於震驚,甚至永遠刻在心上,讓他每當想起時就會「很難過」。另一位平時會暈機、暈車、暈船的女學生,在活動的每一天都必須忍受嘔吐的痛苦,她後來去了學校安排的另一次舒服豪華的服務行程,沒想到她卻跟孟均說「我比較喜歡沙巴」,因為她覺得在沙巴的經歷「非常非常有意義」。


ree

在離開前,與孩子們一同唱歌的時候,許多學生都流淚了,不知道下一次能不能再見面,但大學生們都說:「希望孩子們記得我們」,短短幾天的活動,讓他們彼此都感受到「愛的力量」。如同一位學生所分享的:「這趟沙巴之行對我而言,不只是一次志工體驗,更是一場心靈的震撼教育。我學會了什麼是『知足』,什麼是『給予』,也看見了自己擁有的一切是多麼值得珍惜。我希望未來能繼續將這份感動延續下去,用行動去愛,去改變。」


愛網基金會計劃持續前往東馬沙巴服務,希望能夠持續將這份愛與支持帶給這些被遺忘角落的孩子們。透過這次參與的學生們分享,謝孟均有信心地說:「未來若再次招募短宣服務隊,預期將很快爆滿。」因為愛,永遠在!


bottom of page